隨州網(wǎng)

標題: 葉家山古墓出土文物3000多件 3年后展出 [打印本頁]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4-12-2 11:22
標題: 葉家山古墓出土文物3000多件 3年后展出

(, 下載次數(shù): 91) ===湖北考古研究所黃鳳春研究員面對南宮寶尊彝告訴記者,古隨國、古曾國是同一國度。


 昨天,是隨州葉家山曾、隨古墓葬群被發(fā)現(xiàn)4周年的日子,埋葬在地下3500多年的珍貴文物出土也有一年多時間,10多位文物考古專家正在緊張地整理、修復和研究,葉家山墓葬群到底出土了些什么?他們在中國考古界處于什么地位?研究人員到底有什么驚人發(fā)現(xiàn)?武漢晚報記者帶著這些疑問,昨天專門來到隨州博物館做了詳盡的采訪。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4-12-2 11:22
 絕大部分文物保存完好
  經(jīng)過批準,記者來到位于隨州博物館地下室的葉家山出土文物存放處,在這個絕對恒溫的環(huán)境里,陳列架上擺滿了各種青銅器、土陶器、玉器、禮器、漆器、樂器和兵器等文物。湖北省考古研究所黃鳳春研究員說,經(jīng)過仔細統(tǒng)計,葉家山古曾國墓葬群140多座墓葬坑、7座車馬坑,共出土文物3000多件。由于年代久遠,地質塌陷擠壓變化,加之多次盜墓毀壞等原因,部分文物受損嚴重,但絕大部分文物保存完好,10多個文物考古、破損修復整理和研究工作進展順利。再過3年多時間,這些在地下沉睡了3500多年的珍貴文物就可公開展出。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4-12-2 11:22
青銅音樂史提早500多年
  黃鳳春來到擺放5件套編鐘的陳列架前解釋說,葉家山墓葬群中央最大的墓葬,編號為M111墓,從這座經(jīng)考證曾侯犺的墓中,出土了5件套的編鐘,其中镈鐘1座、編鐘4座,從表面看,它們遠不及1978年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編鐘規(guī)模壯觀,但前者是西周早期最大批、最完整的禮樂器,這套在我國歷史上最早、最多數(shù)量的編鐘,將我國青銅音樂史提早500多年。大家知道,別的編鐘是有兩個敲擊點的雙音鐘,所以規(guī)模較大,而5件套編鐘同樣能發(fā)出10個音,構成六聲音鏈,古人在這些編鐘注明了正鼓音和側鼓音的敲擊點,按照這個敲擊完全能奏出同樣的樂章。5件套編鐘的出土,將我國青銅音樂史提早了500多年。也就是說,我們的先人在3500多年前已經(jīng)尋到音律完美的編鐘,從曾侯犺到曾侯乙、再到曾侯丙往后,曾、隨古國的700多年歲月長河中,一代一代的曾、隨國君都是青銅音樂的愛好者。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4-12-2 11:23
 “曾隨一國”說法近了一步
  站在一尊已經(jīng)修復好的方座簋前,黃鳳春說,文物出發(fā)現(xiàn)和出土,是不能按照歷史的順序而進行的,只有出土器物而無史料記載的曾國,只有史料記載而無出土器物的隨國,都在同一片土地上,古曾國和古隨國,到底是不是一個國家?這個問題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到今天,一直困擾著國內考古界,葉家山M111號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有青銅鼎21座,青銅簋12座,按照周代的禮制,只有國君才能享受九鼎八簋,而諸侯只能享受七鼎六簋。那么,這個墓主人到底什么身份?曾國的史書并無記載,依據(jù)史料去考證是不可能的。而出土的方座簋的造型、紋飾等風格,都體現(xiàn)著周人的作風,印證著古曾國與姬姓周人的內在聯(lián)系,那么,既然曾、隨國君同為姬姓,是不是斷定古曾國和古隨國同為一國的說法又近了一步呢?
  黃鳳春說,《左傳》、《史記》中都記載有吳楚之間戰(zhàn)事連綿不斷的歷史事實,其中提到了吳、楚、隨,而另一墓葬中出土的編鐘上160字銘文上記載有吳、楚、曾,這就說明,古曾國和古隨國是一個國度,曾、隨國名可以互換,700年國君一脈相承。那曾國的開國國君是誰?據(jù)文學作品《封神演義》記載,大將南宮適身歷文王、武王、成王三世,是周族創(chuàng)立之時的重要謀臣和戰(zhàn)將,為周的伐商大業(yè)立下汗馬功勞。
  史料記載:周王去朝歌時,曾命“外事托于南宮適”,可見其重臣之位多么顯赫。后來,作為功臣封為諸侯,但其封地究竟在何處?早期所出土的編鐘銘文,正好為后人填補這個歷史空白,銘文“ ……曾侯與曰,白適上通,左右文武,達殷之命,撫定天下,王遺命南宮,君匕淮夷,臨有江夏!边@就證明,其封地就在隨州一帶,分管隨州相鄰的河南和湖北大片領土,其分封的任務是警戒淮夷和監(jiān)視江夏(武漢)一帶,南宮適為古隨國的開國始祖,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曾侯。
  從曾侯犺墓葬中出土的一座“曾侯犺乍寶尊彝”銘文看出,曾侯犺稱南公適為“考”,那么南公適就是曾侯犺的父親。自從1978年曾侯乙墓發(fā)掘后,考古界都在爭論,從未見青銅器物上記載隨國,從葉家山曾國墓葬出土的一支青銅戈上的銘文“隨大司馬家有自行戈”也證實,古隨、古曾國同為一個國度,這一驚人的考古成果在當今已成定論。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4-12-2 11:23
 文物修復難度大、精度高
  走出地下文物陳列室,記著來到隔壁的文物修復室,70歲的饒師傅正在修復一尊破損并不嚴重的方座簋。聚光燈下,老師傅正在用錫焊工藝將在地下擠壓破損的方座簋一點一點恢復原位,再一點一點地補好。饒師傅說,修復這樣一個破損并不嚴重的方座簋,需要至少幾個月時間。
  這位有40多年修復文物經(jīng)驗的老專家說,干文物修復這一行,要上對得起古人,下對得起后人,中間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文物修復不能動用錘子和榔頭,不能毛手毛腳,不然修復不了文物反而損壞文物。葉家山發(fā)掘出的青銅器文物,需要修復的器件有鼎、簋、斛等,都必須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精心完成,難度再大也得保證精度和質量。


作者: 學習雷鋒    時間: 2014-12-2 22:20
{:1_536:




歡迎光臨 隨州網(wǎng) (http://m.infinitetetri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