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wǎng)

標題: 【憶往昔】母親做鞋 [打印本頁]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0 19:08
標題: 【憶往昔】母親做鞋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5-2-21 14:07 編輯

(, 下載次數(shù): 83)

(, 下載次數(shù): 69)

【我的春節(jié)見聞】母親做鞋
當社會進步到電子信息時代時,并向工業(yè)4。0 時代(即網(wǎng)絡、數(shù)字、機器人制造)進步,發(fā)生在我們身上,一個突顯而又被忽視的巨變,那就是你腳上穿的鞋。
三四十年前,平常百姓過年,很難穿上新衣裳 ,但必不可少地是,人人腳上要穿上新鞋。在人們眼中,“腳底無鞋,窮了半截”,大過年的,一家老小總得沾點“新”。不然,你這“ 人家”在左鄰右舍眼中,就有點掉價讓人側(cè)目 。雖說大伙都窮,但從“鞋”中透露出家庭主婦的持家信息。
近幾十年來、由于高級粘接技術(shù)和制鞋機器的出現(xiàn),做鞋的技術(shù)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機制布鞋、工廠化生產(chǎn)各種皮鞋、運動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輕易地花幾元十幾元,在商店購回一雙合腳的鞋。
那么,人人都穿過的布鞋究竟是怎樣做成的? 我相信隨州網(wǎng)上的網(wǎng)友,沒有幾個人能說明白的。
網(wǎng)站即然征文講講《春節(jié)見聞》,我就講講萬千母親,為了自已親人能在春節(jié)穿上新鞋,她們是如何在千辛萬苦地付出。謹以此帖紀念我們平 凡而偉大的母親、奶奶、外婆。
一雙布鞋是怎樣做成的?
做布鞋,要納鞋底,納鞋底要用索子線。那這索子線又是怎樣做成的?
當田地里收摘棉花后,有的村在小河邊,借用河水沖力,筑渠引水架設一架“壓花槁子”脫去棉花籽粒,俗稱皮棉。把皮棉在小集鎮(zhèn)上的 “彈花槁子”上,將皮棉彈壓兩次成棉絮(彈花);丶液笤谄搅来采, 將絮棉鋪成尺余長一寸寬薄片,用一根細葦桿 裹住滾動,搓成一根根棉條。
坐在小凳上,架起木紡車右手搖動紡車,在左邊急速轉(zhuǎn)動的“紡線亭”尖上,用棉條輕觸“ 紡亭”尖端,急速轉(zhuǎn)動的“紡亭”尖,會沾上棉條頭,此時,及時抽動左手后揚,就會產(chǎn)生一條細線。接著、快速將左手接近“紡亭”,棉條即拉出細線,自動被快速旋轉(zhuǎn)的“紡亭”繞上。如此反復,抽送完一根棉條到寸許時,用右手續(xù)接一根新棉條。
我曾搖過紡車紡過線,一是掌控技巧,二是在集市上選購幾根制作質(zhì)好的“紡線亭”。紡線這活, 兩手不閑,坐姿放松,長時間在昏暗光線下、 機械地從重復、翁翁作響的紡車、孤獨一人坐著,真不知母親是如何在度過歲月。
紡成一個一個亭子線后,還要做二次加工。將 三個線亭,三個線頭合成一個,在紡 車上重紡,叫做“葛線”。事成才有納鞋底的索子線。
有了索子線就開始“褙殼子”。
做鞋的“底子”和“幫子”,不能沒有“殼子 ”。鞋“殼子”的制作流程如下:在大太陽的天氣時,下一扇門板,準備一盆稠米湯,和平時積存的碎布頭。
布頭,我小時候家里碎布頭特別珍貴,很少。 你想啊,平時很少買布做衣服。有一件衣服也是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接老三。穿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家的被子都是一蓋好多年。因此哪里會有許多的碎布頭。有略大一點兒,略好一點兒的布頭,還要留起來做補衣服時打補丁用。母親邊褙殼子邊說:“連手指噶頭那么大的布頭都褙上了”!源蟮牟碱^挑出來,用在鞋殼子的兩個外面。
先在門板上刷一層稠米湯,接著像現(xiàn)在小孩子拼圖一樣開始貼布塊,第一層用略大一點兒的布塊。使鞋殼子結(jié)實和好看。一層貼滿后,再刷米湯,再貼布。如此反復。鞋殼子用布的層數(shù),根據(jù)要做鞋幫還是做鞋底來決定的。鞋幫一般3層布就行,做鞋底的布層數(shù)要略多些。
晾曬。褙鞋殼子要挑選大晴天。打好后,要抓緊晾曬。干透后,把鞋殼子從門板上揭下來, 立著放好。鞋殼子打好后,一般都好長時間才使用。最怕潮濕,如果受潮,鞋殼子就會起層 ,長毛,而無法使用。
有了鞋殼子,就該要鞋樣子。
好的鞋樣式,保證做出的鞋大小合適,穿著好看。母親有一個“樣本”。里面夾著各種鞋樣子,有牛皮紙的、有報紙的、有大白紙的、 都是家里人穿的鞋樣子。母親集存的鞋樣子, 看見別人有好的鞋樣子就照著剪來。有鞋底的樣子,也有鞋幫的樣式。因為鞋的差別主要在鞋幫,有了鞋幫的樣式,鞋底的大小自然也就有了。一般剪半邊鞋幫,有這一半,那一半是一樣的,不用剪了。做鞋都是不分左、右腳的。穿鞋時不用辨別,兩腳互換。但鞋穿腳上總別扭。不好看。
下鞋料
把鞋底樣子和鞋幫樣子放在“殼子”上,用針線把鞋樣和“鞋殼子”臨時用大針腳固定一起 ,按樣直接剪。鞋幫一般褙的3層布殼子,一張就可以了,鞋底用“殼子”的層數(shù)要多些。先要粗剪,即把鞋底料、鞋幫料先從大張的殼子上剪下來,對料的邊還需要細剪。鞋底的料要幾層對照剪,底邊必須剪齊、剪勻。
最費力氣的——納鞋底。專納鞋底的是1、2號針。頂針套在右手中指上 ,將針扎進去以后,用頂針上面的半透的小眼兒頂住針鼻兒處往里扎。線繩進入針眼兒。左手攥緊鞋底,右手拽緊線繩,使勁往右拽。這時會有“刺啦、刺啦”拽索子線的聲音。線繩開始使用時,會很長,一次很難拽到位,要捯兩三次手,納到底才能拽實 。這是一針,如此反復。
想一想,母親們做一雙鞋要費力用底針要穿千百次,要用力拽千百次索子線。納鞋底一天,左手食指甚至被扎幾次。納鞋底時,幾乎個個母親都有個習慣動作,用底針劃下自己的頭皮 ,讓底針滑潤點。
網(wǎng)友們,你我千百年來一代一代的母親們,把多少時間 、多少精力和慈愛奉獻在納鞋底的辛苦、寂寞的勞作中。她們冬天納、夏天納,樹蔭下納、 房前屋后納,月光下納、油燈下納,獨自納、 三五成群納、高興時納,煩愁時納,邊做飯邊納、邊哄孩子邊納,甚至,嘴里邊嚼飯邊納。 千百年來,一代一代的母親們,把多少青春和精力用在納鞋底上。半夜三更,母親油燈下疲倦地為我納鞋底的模樣再一次的浮現(xiàn),不由得我淚眼婆娑。
值此春節(jié),發(fā)此帖記住天下每位母親的大恩大德吧 !

(, 下載次數(shù): 78)

作者: 南山菊仕    時間: 2015-2-20 19:19
記得我到十來歲的時候,每年過年都會穿上母親新做的棉鞋。如卓伯所言,一雙鞋從備鞋底到做成得花費不少功夫~穿上的那一剎那還能感覺到來自母親的體溫
作者: 南山菊仕    時間: 2015-2-20 19:21
卓伯是文思泉涌呀~先支持,后加分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0 19:24
映雪媽咪 發(fā)表于 2015-2-20 19:19
記得我到十來歲的時候,每年過年都會穿上母親新做的棉鞋。如卓伯所言,一雙鞋從備鞋底到做成得花費不少功夫 ...

謝謝美女小編頂帖支持。
讓我們值此春節(jié),記住天下每一位母親的大恩大德吧

作者: 小笨笨    時間: 2015-2-20 19:30
我家還珍藏著母親為我備的嫁妝——千層底布鞋呢!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0 19:35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5-2-20 19:38 編輯
小笨笨 發(fā)表于 2015-2-20 19:30
我家還珍藏著母親為我備的嫁妝——千層底布鞋呢!


隨州風俗,叫“壓箱子底”。表達母親對女兒的慈愛之情。千針萬線。
作者: 你知我在等你嗎    時間: 2015-2-20 20:41
現(xiàn)在沒女的會拉鞋底了。搓麻將,到是學的快。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0 20:51
你知我在等你嗎 發(fā)表于 2015-2-20 20:41
現(xiàn)在沒女的會拉鞋底了。搓麻將,到是學的快。

一雙鞋錢打半天麻將就回來了。
作者: 你知我在等你嗎    時間: 2015-2-20 20:54
也可以說是社會的進步,不再需要那種手工勞動。時代趨勢。
作者: 龍行天下123    時間: 2015-2-20 21:26
年輕人不大懂的流程,過去的生活
作者: 指間流沙    時間: 2015-2-21 00:08
小時候見過奶奶納鞋底,因為鞋底太厚,針扎在鞋底上拽不出來,還會借助一種小工具把針使勁拉出來
作者: 三葉草    時間: 2015-2-21 12:37
小笨笨 發(fā)表于 2015-2-20 06:30
我家還珍藏著母親為我備的嫁妝——千層底布鞋呢!

我家也有一雙媽媽純手工做的棉鞋  一直放在柜子里    雖然沒穿但每每看見就會想起媽媽那佝僂著身子一針一線做鞋時的樣子
作者: 三葉草    時間: 2015-2-21 12:40
指間流沙 發(fā)表于 2015-2-20 11:08
小時候見過奶奶納鞋底,因為鞋底太厚,針扎在鞋底上拽不出來,還會借助一種小工具把針使勁拉出來

那個叫nian<一聲>子      如果鞋底子太厚在這個之前有時候還要借助錐子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1 13:12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5-2-21 13:13 編輯
三葉草 發(fā)表于 2015-2-21 12:40
那個叫nian子      如果鞋底子太厚在這個之前有時候還要借助錐子


那個東東真實的土名字叫“研角”(音),約有兩寸(10公分)長的“火前(鉗)”狀的鐵制物件。納鞋底必不可少。
當鞋底很“澀”,用頂針頂不透時,這時“研角”派用場了,用它短小的鉗嘴,鉗往澀在鞋底中的半頭底針一拔,針線輕松地穿過鞋底。我家外婆總是將這鐵“研角”系上鐵角上的小環(huán),用線懸掛在外衣腋下大襟紐扣上。用后一松手就吊在前胸,需用時,順手。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1 14:28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5-2-21 14:32 編輯
指間流沙 發(fā)表于 2015-2-21 00:08
小時候見過奶奶納鞋底,因為鞋底太厚,針扎在鞋底上拽不出來,還會借助一種小工具把針使勁拉出來


看來我領會錯了,兩帖不合征文規(guī)范,不屬【我的春節(jié)見聞】之要求主題,請你將帖子移動到《情感隨筆》版。謝謝。
近日,在下寫第三帖《坐在羅框里拜年》,三帖合為【春節(jié)見聞】三部曲。
謝謝你限時加亮兩帖,祝春節(jié)快樂。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1 14:59
龍行天下123 發(fā)表于 2015-2-20 21:26
年輕人不大懂的流程,過去的生活

是呵,幾十年前的往事,逝去在歷史塵埃中了。借此春節(jié)之際,說說曾經(jīng)的過年見聞,與今天的春節(jié)太不搭調(diào)了。汗一個。
作者: 冷露凝霜    時間: 2015-2-21 16:17
從前姊妹多,媽媽一直在做鞋,下一雙還沒做好,上一雙已經(jīng)破了,想想那時真不懂事,不知道做鞋的辛苦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1 16:46
冷露凝霜 發(fā)表于 2015-2-21 16:17
從前姊妹多,媽媽一直在做鞋,下一雙還沒做好,上一雙已經(jīng)破了,想想那時真不懂事,不知道做鞋的辛苦

是呵,當年的艱辛,現(xiàn)在回想,真應了那句名言: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作者: 海的聲音    時間: 2015-2-21 17:32
看完帖子,想起我小時候就穿過我母親做的布鞋和棉鞋,千針萬線做的,真是不容易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1 18:51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5-2-21 18:57 編輯
海的聲音 發(fā)表于 2015-2-21 17:32
看完帖子,想起我小時候就穿過我母親做的布鞋和棉鞋,千針萬線做的,真是不容易

謝謝好友幫頂。慈母手中線。。。。。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 清心可以    時間: 2015-2-24 08:44
這個帖主不一般啊,觀察的細致也寫的詳細

看他的帖子就想起我媽媽以前給我們做布鞋的場景

小時候連我夏天涼鞋都是媽媽做的

現(xiàn)在時代變了,媽媽也老了,眼睛不好了,兒女也大了,不愿意在外面穿被稱為土氣的布鞋,所以媽媽現(xiàn)在也就完全不做布鞋了,只是看了帖子很懷念以前夏天媽媽在門前的楊樹下乘涼做布鞋的場景

---------這是我的一個學生看了你的帖子后,寫的一點感想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4 09:10
清心可以 發(fā)表于 2015-2-24 08:44
這個帖主不一般啊,觀察的細致也寫的詳細

看他的帖子就想起我媽媽以前給我們做布鞋的場景

網(wǎng)站論壇上的文化品位靠更多網(wǎng)友發(fā)上來有思想有深度的帖文。請超版可否考量此帖加精,作為拋磚引玉,希望百花更齊放。當否?
作者: 壇山昜人    時間: 2015-2-24 10:47
本帖最后由 壇山昜人 于 2015-2-24 10:48 編輯

傳統(tǒng)文化似囯寶,80歲太太含微笑,毌親針綫親情重,哪有子孫不敬孝.
作者: 西風烈馬    時間: 2015-2-25 11:27
指間流沙 發(fā)表于 2015-2-21 00:08
小時候見過奶奶納鞋底,因為鞋底太厚,針扎在鞋底上拽不出來,還會借助一種小工具把針使勁拉出來

這種小工具好象叫“捻腳兒”
作者: 西風烈馬    時間: 2015-2-25 11:34
小時候冬閑時節(jié)外婆來我家時,一般會幫母親紡線, 外婆一雙小腳,冬天實在太冷,外婆腿下會放一烘爐兒,紡線的動作在我眼中十分輕盈,她那只握棉條的手不斷地揚起擺下,我經(jīng)常在旁邊好奇地看著。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5 11:38
西風烈馬 發(fā)表于 2015-2-25 11:34
小時候冬閑時節(jié)外婆來我家時,一般會幫母親紡線, 外婆一雙小腳,冬天實在太冷,外婆腿下會放一烘爐兒,紡 ...

神回復,準確形象,大贊。
作者: 掃地小僧    時間: 2015-2-25 12:05
清心可以 發(fā)表于 2015-2-24 08:44
這個帖主不一般啊,觀察的細致也寫的詳細

看他的帖子就想起我媽媽以前給我們做布鞋的場景

我媽之前還給幾個女婿做過幾雙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5 12:08
西風烈馬 發(fā)表于 2015-2-25 11:27
這種小工具好象叫“捻腳兒”

正確,捻東西的捻,捻腳,鄉(xiāng)土語稱。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5 12:10
掃地小僧 發(fā)表于 2015-2-25 12:05
我媽之前還給幾個女婿做過幾雙

春節(jié)吉祥,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作者: 掃地小僧    時間: 2015-2-25 12:11
老三屆 發(fā)表于 2015-2-25 12:10
春節(jié)吉祥,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你也是!隨網(wǎng)眾位前輩也是!
作者: ~云淡風輕~    時間: 2015-2-25 13:28
有點聽天書的感覺,突然趕腳自己太不幸福了~我居然沒有穿過“千層底”的布鞋啊  T_T,我媽那時候整天忙著上班和家務,似乎連吃飯時間奏跟打仗樣,我都記不起來我小時候穿的模樣鞋子,肯定都是撿滴人噶滴舊鞋子穿,555555……
作者: 柳冰雪    時間: 2015-2-25 19:30
作者是個細心人,描述如此細致,情景如此真切,猶如看見了一位樸實的母親左手拿著棉條、右手搖著紡車嘰嘰喳喳、吱吱啦啦地紡過不停......
作者: 老李九七    時間: 2015-2-26 07:46
你我千百年來一代一代的母親們,把多少時間 、多少精力和慈愛奉獻在納鞋底的辛苦、寂寞的勞作中。她們冬天納、夏天納,樹蔭下納、 房前屋后納,月光下納、油燈下納,獨自納、 三五成群納、高興時納,煩愁時納,邊做飯邊納、邊哄孩子邊納,甚至,嘴里邊嚼飯邊納。 千百年來,一代一代的母親們,把多少青春和精力用在納鞋底上。半夜三更,母親油燈下疲倦地為我納鞋底的模樣再一次的浮現(xiàn),不由得我淚眼婆娑。


這一段寫得真好,真真正正勾起了我的回憶、打動了我的內(nèi)心。致敬,向母親們!感謝,向老三屆!
作者: 豫南楚民    時間: 2015-2-26 09:56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作者: 老農(nóng)民    時間: 2015-2-26 11:03
讀老三屆的文章,想起穿布鞋的歲月,想起母親煤油燈下納鞋底的時光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6 16:37
柳冰雪 發(fā)表于 2015-2-25 19:30
作者是個細心人,描述如此細致,情景如此真切,猶如看見了一位樸實的母親左手拿著棉條、右手搖著紡車嘰嘰喳 ...

謝謝你的關注。從回帖看,你對人生及生活有一定感悟。這是當下啃老族的年青人所欠缺的。人的感恩之心,才是人生向上的源動力。祝你大有所為,奮發(fā)圖強。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6 16:42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5-2-26 17:10 編輯
老李九七 發(fā)表于 2015-2-26 07:46
你我千百年來一代一代的母親們,把多少時間 、多少精力和慈愛奉獻在納鞋底的辛苦、寂寞的勞作中。她們冬天 ...

我多年一直很看好老李九七很不錯的網(wǎng)友。你這回帖情真意切。大贊。
我們永存對在艱唯蹉蹶之中,存聊以足歲之想的母親感恩之心。祝福你吉祥。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6 16:47
本帖最后由 老三屆 于 2015-2-26 17:08 編輯
豫南楚民 發(fā)表于 2015-2-26 09:56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平凡的母親孕育了我們,母愛永恒。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6 17:16
老農(nóng)民 發(fā)表于 2015-2-26 11:03
讀老三屆的文章,想起穿布鞋的歲月,想起母親煤油燈下納鞋底的時光

讀農(nóng)民老師系列親情文章,如父親的墓碑,農(nóng)婦,留守兒童等。受益匪淺,故而激起我寫此帖靈感。謝謝你。
作者: 夢中的綠洲    時間: 2015-2-27 12:37
千百年來,一代一代的母親們,把多少青春和精力用在納鞋底上。

寫的情真意切,大贊!
作者: 夢中的綠洲    時間: 2015-2-27 12:43
你知我在等你嗎 發(fā)表于 2015-2-20 20:41
現(xiàn)在沒女的會拉鞋底了。搓麻將,到是學的快。

今非昔比,親情在淡化,社會風氣在變異。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7 20:02
夢中的綠洲! 發(fā)表于 2015-2-27 12:37
千百年來,一代一代的母親們,把多少青春和精力用在納鞋底上。

寫的情真意切,大贊!

謝謝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5-2-27 20:17
好文,32個贊!
千百年來,中國母親的形象就定格在納鞋底的那一刻!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2-27 20:20
隨天隨地 發(fā)表于 2015-2-27 20:17
好文,32個贊!
千百年來,中國母親的形象就定格在納鞋底的那一刻!

中國母親平凡而偉大。
作者: 柳冰雪    時間: 2015-3-1 17:51
老三屆 發(fā)表于 2015-2-26 16:37
謝謝你的關注。從回帖看,你對人生及生活有一定感悟。這是當下啃老族的年青人所欠缺的。人的感恩之心,才 ...

謝謝老師的鼓勵!您描述的母親紡線和做鞋的情景也是我親眼目睹的,曾記否:多少次母親伴隨著紡車到雞鳴;多少次當我從睡夢中醒來還聽到母親嗚嗚的紡線聲;可那個幼稚的我,一點也沒有感覺到母親的勤勞、偉大和艱辛......當我能理解母親的時候她已老矣;當我有時間孝敬和陪伴她的時候,她已駕鶴西去;當女欲孝而親不在的時候.......留下的只有淚水.......
作者: 夢中的綠洲    時間: 2015-3-1 18:45
柳冰雪 發(fā)表于 2015-3-1 17:51
謝謝老師的鼓勵!您描述的母親紡線和做鞋的情景也是我親眼目睹的,曾記否:多少次母親伴隨著紡車到雞鳴; ...

母愛是親情中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作者: 柳冰雪    時間: 2015-3-1 19:31
夢中的綠洲! 發(fā)表于 2015-3-1 18:45
母愛是親情中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的確如此!
作者: 悠悠我心飛揚    時間: 2015-3-8 10:35
那些溫暖的舊時光,總是令人魂牽夢繞
作者: 老三屆    時間: 2015-3-8 10:40
悠悠我心飛揚 發(fā)表于 2015-3-8 10:35
那些溫暖的舊時光,總是令人魂牽夢繞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 不老的小草    時間: 2015-3-17 12:03
此文的寶貴價值在于:宣揚了偉大的母愛,表達了兒女的懷念,再現(xiàn)了真實的歷史,傳承了民族美德,贊、贊、贊!




歡迎光臨 隨州網(wǎng) (http://m.infinitetetri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