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wǎng)
標題:
刻舟求劍
[打印本頁]
作者:
夢中的綠洲
時間:
2015-7-11 09:57
標題:
刻舟求劍
刻舟求劍
文/王蒙
有一位貴客在江輪的甲板上舞劍“丹鳳朝陽”,一個亮相手一松,把劍落入了江水之中。
“停船,停船!”他氣急敗壞地大叫:“快停下船來為我撈劍!我這個劍價值連城!”看看眾人漠然的神態(tài),他解釋說:“我這個劍出諸干將、莫邪,后來通西域時經(jīng)過絲綢之路外流到了國外,波斯大帝曾佩戴它出征,奧斯曼帝國宰相曾懸掛它于客廳,英王喬治用重金買下,法王路易第八派了五個刺客去搶奪它……如此這般,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才落到我的手里?,這是文物局證明,這是稅務(wù)局收據(jù),這是工商局的批文……還不快撈!”
船長來了,問道:“您老這柄寶劍上了保險了么?”
客答:“寶劍不是左輪手槍,不存在走火的危險。再說它的價值在于積聚文化心理集體無意識工藝美術(shù)觀賞保存參觀展覽,從不曾有過實戰(zhàn)的考慮。中東之戰(zhàn)中,不論是多國部隊還是伊拉克都舍不得用這樣貴重的寶劍開打。它們用的飛毛腿愛國者B53都是博物館拒絕收購乃至拒絕接受捐贈的東西;你在大英博物館或者大都會博物館見過導(dǎo)彈與轟炸機哪怕是盒子槍捷克造嗎?古老的寶劍上保險開關(guān)這勞什子做甚?”
船長急得跺腳:“誰說那個開關(guān)啦!我說的是Insurance,我說的是C.P.I.C.,我說的是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你在那里保了險了沒有?”
貴客咕噥道:“放什么洋屁?我自己的寶劍憑什么要給保險公司交錢?我喝五糧液都沒掏過錢!國務(wù)院不讓宴會上喝白酒?我偏要喝!你到底停不停船?”
“停船是不可能的,F(xiàn)在船行峽谷,停船是危險的。這里是禁停區(qū)。停船違反交通法。停船大家都不高興。我們的船上還有外賓,還有記者,還有來寫文章糟改我們的筆桿子哩!”
“你什么態(tài)度?你對我什么態(tài)度?你怎么敢這樣對我說話?”貴客發(fā)了怒。他進一步甩出一張牌:“你們航運公司經(jīng)理不就是張二胖嗎?你們財務(wù)處長不就是小余嗎?我告訴他們一句話就炒你的魷魚,我還是歸僑臺屬一貫道徒呢!”
船長沒有辦法,只好思謀對策。便在落劍處的船幫刻上一柄劍的模樣,又刻上幾行字:“此處有寶劍,撈上賞重金,撈不上也給錢,全憑一片心!”他問貴客:“我們這樣做,該行了嗎?”
后來又經(jīng)過了一個講價錢的過程。決定:撈上,獎金一萬元,劍主出百分之六十,船主出百分之四十。撈不上,每人次獎十五元,船主出百分之六十,劍主出百分之四十。不管誰出錢,都由輪船上的財務(wù)科開發(fā)票,可以報銷。
許多自做聰明的旅客把船長嘲笑了個夠,說他是傻蛋,說他是死腦筋:“刻畫刻字有什么用?船行每小時二十五公里,走出這么遠了,下去撈個鳥!”
等到大家笑完了,船長說:“你們才是呆鳥哩!現(xiàn)在給各旅客出個智力測驗題:‘為什么你們是呆鳥?’猜對了的今晚喝啤酒按七五折收費!”
船到站了,一批又一批的潛泳能手在刻舟處跳下求劍。劍沒求著,卻撈上了各種硬幣、易拉罐、罐頭瓶子、首飾、金銀戒指、手鐲、防水手表、懷表、以及各種沙石、水生動植物等。
行船了,打撈停止。又一站,又打撈一次……。船到終點站,便在終點站打撈。休息保養(yǎng)十二小時以后,船往回開,便又在行進中的每一站打撈。
歷時一年,劍雖然尚未撈上來(總有一天會撈上來的),但是撈上來的物品也算得上是洋洋大觀。先是辦了展覽,后又分別舉行了拍賣、寄賣、代售、甩賣活動。得失相較,雖然航運公司與貴客所在單位貼了些錢,不論打撈者、船工船干還是旅客都撈到了一些好處。尤其是,培養(yǎng)了一批潛水能手,有的走向全國,有的走向世界領(lǐng)了獎牌,他們一致認為該船是潛泳的搖籃,船長是潛泳之母。他們的事跡,翻譯成了六國文字,登載在各大報上。據(jù)悉,最近《吉尼斯世界大全》已派干練編輯人員前來采寫他們開創(chuàng)的記錄,并準備將他們的故事拍成影片,在“正大綜藝”、“世界真奇妙”節(jié)目中播放,云云。
作者:
夢中的綠洲
時間:
2015-7-11 10:00
本帖最后由 夢中的綠洲 于 2015-7-11 10:01 編輯
《刻舟求劍》美點賞析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寓言不是純文學(xué),而是一種邊緣性文體。寓言的故事不同于一般的故事,它是以說理為目的的故事。寓言故事講究寄寓,以增加作品的深度。所以文學(xué)家們除了寫寓言作品外,還喜歡在寫其他文體作品時采用寓言筆法!都t樓夢》、《西游記》就有寓言色彩。寓言的特點是字數(shù)和框架相對較小,因此,其承載故事和思想的能力比起大部頭的作品來,相對有限。這就要求寓言作家必須具備濃厚的文學(xué)修養(yǎng)、足夠的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嫻熟的創(chuàng)作技巧,才能把自己豐富的生活積累表現(xiàn)清楚。
本文作者王蒙,可以說是中國時代情緒的書記官,是中國世紀末的語言英雄。“刻舟求劍”是我國歷史上一則有名的寓言,出自《呂氏春秋·察今》,原文是:“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遂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以墜。’舟至從其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求劍者此,不亦惑乎!蓖趺傻摹犊讨矍髣Α,顯然借用這個古代故事框架,卻寫出了一個現(xiàn)代版的鬧劇。故事中雖然還有墜劍、刻舟、求劍這些情節(jié),但顯然作者并不在于重復(fù)這個故事。我們從這篇小說中仿佛可以看到廣闊時代生活的影像。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文物、保險、中東之戰(zhàn)、飛毛腿、愛國者、公款吃喝、以權(quán)謀私、各種展覽、吉尼斯、正大綜藝等等,無不是我們時代生活的寫照,反映了當今社會的眾生萬相。而如此龐雜的內(nèi)容,作者信手拈來,取舍自如,其大家手筆,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最佩服的是王蒙的語言。如果說魯迅的語言是簡練的,那么王蒙的語言就是繁復(fù)的。他的寫作思路是開放的,發(fā)散的,匪夷所思的,甚至是“霸權(quán)主義”的。本文中,作者大段大段地描寫“貴客”這個人物的語言,關(guān)于劍的價值、關(guān)于上保險問題,他都有許多縱橫驕盛的演說,“它們用的飛毛腿愛國者B53都是博物館拒絕收購,乃至拒絕接受捐贈的東西;你在大英博物館或者大都會博物館見過導(dǎo)彈與轟炸機哪怕是盒子槍捷克造嗎?”這樣的人物語言極具特色,極盡張揚之能事。同樣對于撈劍的經(jīng)過和結(jié)果,作者也寫得異常具體和夸張。
難點指津
寓言是一種意蘊深厚的文體。歷史上“刻舟求劍”這則故事的寓意在于諷刺那些看不到事物的變化,只知一味墨守成規(guī)的人。而王蒙的《刻舟求劍》顯然不是這個意思。那么,其寓意是什么呢?由于寓言的多義性,這個問題顯然又難于簡單作答。不同的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理解,這正是王蒙的高明之處。要探求這則寓言的可能寄意,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這則寓言故事的細節(jié)。故事中,當許多旅客指出“刻舟求劍”的愚蠢可笑時,船長卻說:“你們才是呆鳥哩!現(xiàn)在給各旅客出個智力測驗題:‘為什么你們是呆鳥?’”這說明,船長的“刻舟求劍”并不是墨守成規(guī),而是有意為之。那么船長為何要求劍呢?從下文來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是因為“利在其中”。他們在這樣的打撈中,“得失相較,雖然航運公司與貴客所在單位貼了些錢,但無論打撈者、船員、船長還是旅客都撈到了一些好處”。這樣一場盛大的“刻舟求劍”,其實無非就是一場“作秀”。這從文章前半部分的情節(jié)中也可得到印證:貴客在甲板上舞劍、大肆宣傳劍的貴重、宣揚喝五糧液沒掏過錢、船長賣弄英文等等,本質(zhì)上都折射出了當前我們國人比較普遍的“作秀”心理。有人說,現(xiàn)在我國是全民“作秀”,大家共同“作秀”,并在“作秀”中各有所圖。聯(lián)系錢鍾書先生的《讀<伊索寓言>》,我們真是深切地感到現(xiàn)代人“刻舟求劍”的“狡猾”。魯迅先生曾經(jīng)畫出了國人的“阿Q心理”,當今這樣一種“作秀”也不能不令人警醒。
考點訓(xùn)練
1、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貴客和船長,都沒有具體的姓名。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當船長問道:“您老這柄寶劍上保險了嗎?”貴客有一段極為“雄辯”的回答。你認為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3、故事的結(jié)尾寫到:他們的事跡,翻譯成了六國文字刊登在各大報上,《吉尼斯世界大全》派編輯采訪他們,并準備拍成電影播放。結(jié)合全文,談?wù)勀銓@一情節(jié)設(shè)計的理解。
附:參考答案
1、這樣寫突出了主題的普遍意義。
2、這一情節(jié)安排,進一步突出了貴客故弄玄虛的作秀心理,同時增加了小說的時代性和諷刺性。
3、小說結(jié)尾寫他們的事跡得到了廣泛的宣傳,表明這樣的作秀已獲得了一種普遍的社會認同。這樣寫深化了小說的主題,增強了作品的諷刺力度。
歡迎光臨 隨州網(wǎng) (http://m.infinitetetri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