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wǎng)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必看】隨州網(wǎng)APP新手指南!商家信息發(fā)布指南2019,隨州網(wǎng)最新招聘信息
隨州生活百事通隨州網(wǎng)標簽出爐,快來看看你是什么標簽?《版主手冊》申請版主的快來喲
查看: 9194|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白與隨州(3)】李白隱居廣水壽山三年

    [復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3-27 14:4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隨天隨地 于 2014-3-27 17:44 編輯


    唐開元十三年,李白“仗劍出川,辭親遠游”。東游二年后,李白開始了以安州為中心的十年漫游。李白旅居安陸的第一站在淮南小壽山(今廣水壽山)
    在此李白娶了前朝宰相的孫女為妻,相中了與安陸一水(即涢水)之隔的廣水的壽山,將此地作為夫妻二人“度蜜月”和隱居的風水寶地,整整度過了三年時間。
    在一個朗月當空的夜晚,詩人在隱居的壽山畔,徹夜難眠,仰望浩渺天宇,對著一輪明月,思緒萬千,詩情迸發(fā),他把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化作涓涓流淌的詩詞,揮毫寫下了傳誦千古的詩篇-----《靜夜思》。這首詩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朗朗上口,享譽世界。
    李白在壽山隱居三年,這段時間是浪漫派的他身心最為放松和仙氣流露的時光。壽山之所以被詩仙看中,大概是這座山的內(nèi)在吸引吧?壽山以其仙風飄飄,吸引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跋嗫磧刹粎挘í毷菈凵健。據(jù)說,壽山腳下,村民皆很長壽,山上至今還有龍泉寺等古建筑的遺存。今天,國內(nèi)很多驢友和戶外運動愛好者通過網(wǎng)絡了解了廣水,并不斷組團到壽山探訪仙蹤。
    最能說明李白在壽山隱居的證據(jù)是李白寫給好友孟少府的書信----《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李白攜妻隱居壽山,收到楊州孟少府來信 ,信中認為李白不應安于壽山之“小隱”,而要外出見大世面。 好友勸其出山為仕,李白不肯,李白即用壽山之口氣寫了《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并以詼諧的語氣 ,縱橫馳騁的筆調(diào),贊頌壽山景物之壯美,抒發(fā)“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一身”的政治理想。這篇書信體散文,文筆戲謔,流暢自然,引古博今,才華橫溢,宣告了昂揚熱烈的入世意愿,展示了浪漫主義情懷和激情四射的文風,成為后世研究李白的重要文獻,也成為國人傳統(tǒng)的樸素的人生觀教育的經(jīng)典名句。  
     他后來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說:“見鄉(xiāng)人(司馬)相如大夸云夢之事,云夢七澤,遂來觀焉,而許相公見招,妻以孫女,便憩于此,至移三霜矣!崩畎椎桨仓菘丛茐魸桑ń裨茐簟V水唐屬安州),后被許家招為女婿。給裴長史寫信時,已是婚后隱居壽山三年,故云三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fā)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3-27 15: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隨天隨地 于 2014-3-27 15:54 編輯

初隱壽山寫奇文

       淮南小壽山(今廣水壽山)。按當時的行政區(qū)劃,淮河以南的河南、湖北、安徽、再向東直到大海,都歸淮南道管轄,其治所(首府)在今天的揚州。因此,當時的壽山被稱做“淮南小壽山”。
       公元727年夏天,當李白站在平林渡口仰望壽山時,壽山東峰之巔的紫霞觀,在艷陽的映照下,正反射出一道道紫色煙霞,看著那片片祥云,聽著那悠悠鐘聲,李白就對壽山戀戀不忘了這或許就是他心中的向往的靈山秀峰。李白崇尚道教,在四川的時候,就游遍了天府之國所有的名山大川,對道家學說及思想更是情有獨鐘。此刻,當李白滿懷激情地闊步走向壽山時,不由就想起了兩年前出川時,在江陵拜會天臺道士司馬承禎時的情景。那天,當李白真實地站在天臺道士面前時,怎么也抑制不住胸中對司馬承禎的贊佩之情,當晚便寫下了那篇名揚天下的《大鵬遇希有鳥賦》,在這篇文章里,李白以大鵬自喻,并流露出終有一日,必將“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遠大政治抱負。同時,司馬承禎也贊嘆李白“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自此,年輕的李白就像大鵬一樣,在廣闊的江淮大地上,開始了鵬程萬里的飛翔。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當李白第一次登上壽山時,才發(fā)現(xiàn)眼前的壽山,比自己想像的那個壽山,不知要美多少倍。在他的眼中,壽山真是個“攢吸霞雨,靈仙隱居”的秀色可餐之地,雖高不過百丈,但群峰秀出,尤其是東西二峰,更有“閬風接境”,大有“與昆侖抗衡”之勢。僅短短幾天時間,李白便游遍了壽山的奇山秀水,三觀十八寺。李白在壽山不僅拜謁了龍泉寺和紫霞觀,還游筧壽山之西石門山上的石巖寺,白兆山上的桃花巖和白兆寺。
       這段時間,李白既不住在壽山之陰的龍泉寺,也不住在壽山東峰之巔的紫霞觀,而是選擇了壽山之陽的長壽觀。長壽觀雖說有些破敗,但觀里的掌門道士是當時隱居隨州的著名道士胡紫陽的弟子。在長壽觀里,李白與觀里的長壽道人談經(jīng)論道,各自抒發(fā)心中的情懷以相互勉勵。與長壽道人談話間得知,這位道士的師爺,也就是胡紫陽大師的師傅,就是李白在江陵拜會過的天臺道士司馬承禎。此時李白也對隨州紫陽道人渴慕結(jié)識。  
       正當李白陶醉在這種閑情逸致中時,一日,一位信使從山下送來了一封書信,信是揚州的孟少府寄來的。少府是個官名,是當時縣丞一級官員的稱謂,這位孟少府是李白一年前在揚州結(jié)交的知音,他為人真誠,樂于助人,李白在江南游歷時,得到他的贊助和關(guān)照最多,他崇拜李白的詩文才氣。李白初到壽山時,就將要隱居壽山的打算寫信告訴了孟少府,這不,聽說李白要隱居,并且還成天沉醉于涢酒佳釀和壽山的青山綠水之中,這位好心的孟縣丞坐不住了,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李白消沉下去,讓這么好的青春歲月就這樣在年輕的詩人身上白白地蹉跎殆盡。
      這是李白隱居壽山來收到的第一封信,雖說信中有些抱怨和批評的成份,但都是出于對李白的關(guān)愛,在信中,孟少府責備李白胸無大志,不該如此“小隱”,更不該以“特秀”、“多奇”自居,他還是希望李白認真讀書,走科舉取仕的道路才是正途。李白讀罷信后心懷感激,不覺間潸然淚下,他知道孟少府在真心關(guān)愛他。可李白畢竟是李白,他一直覺得科舉之路太漫長,太崎嶇,他深信,只要自己隱居深山,潛心修練,他日一定會像春秋時期的管仲、晏嬰,晉代的謝安,三國時的諸葛亮那樣,得到破格提拔,必將成為匡君濟世的杰出人物。
      中秋月圓之夜,李白再一次捧著摯友的書信,感懷著自己已近而立之年而一事無成,心中的塊壘卻不知向誰訴說。望著天邊銀盤似的一輪皓月,李白走向灑滿月光的案頭,點起如豆的青燈,揮筆寫下了一封長信。在給孟少府的回信中,李白不僅將壽山的自然風光大大地贊美了一番,而且還以答辯的口吻,闡明自己的觀點,抒發(fā)了胸中遠大志向。他在信中明確提出,自己的人生操守應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一身”,自己的終極目標應該是“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述,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這就是那篇著名的《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3-27 15: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隨天隨地 于 2014-3-27 19:23 編輯

 千古流傳壽山月


 當時的淮南道小壽山(今廣水壽山)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與之僅一條涢水之隔的白兆山(今安陸白兆山)更是不足為人稱道。然而,李白卻在這“一水擔二山”之間詩意地棲居著,而且一住就是10年。據(jù)可靠的資料記載,李白在旅居安陸的10年中,李白與壽山相依相伴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在壽山幽美的山村里,娶官家之女許氏為妻,過著充滿詩情畫意的日子。稱壽山為“ 淮南小壽山”, 盛贊壽山“頗能攢吸霞雨 , 隱居靈仙”, 可與“昆侖抗行”, 遠勝廬山、天臺山等名山。


  這年深秋,開始隆霜,涼氣襲人。一天,李白友人元丹丘從外地來到安州(今安陸),約其前往。老朋友一見就開懷暢飲,李白多喝了幾杯,便打馬出游。行至途中,對面來了一行車馬,李白因醉遲鈍,來不及回避,撞了對方的道。待他猛然清醒一看,才知是安州長史李京之的車馬,要拿他是問。有人驚了長史的駕,這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若是一般市井小人,當有不小的罪過。長史大人聽說擋駕者是李白,自然沒有過分為難他,只吩咐手下人對其進行口頭教育,并要求李白寫個檢討親自送到長史府。酒醒后李白以自己的事業(yè)前途為重,連忙按照吩咐,洋洋灑灑地寫就了他人生的第一份檢討,是為《上安州李長史書》,并親自上門給李京之賠罪。解釋他是酒后失禮,請求原諒寬恕。最后總算得到李京之的諒解。      

      中秋的月亮升起來了,李白拖著沉重的步子回到壽山,白天的窩心事還一遍遍地在腦海里回放。李白想起白天所受的羞辱,平生還是第一次,恨不得立刻用寶劍將自己剁個稀巴亂。可他轉(zhuǎn)眼又想,我李白怎么能死呢?我死了我那將要成親的紅粉知己怎么辦?我若死了將來誰人能替代我輔佐帝王,掃平天下?望著窗外的天空中那輪明月,李白想到當初在川中老家出游時的一腔激情,要登龍門,直上青天,現(xiàn)在卻遇到這樣不適意的事,在痛苦惆悵中,他想到了家鄉(xiāng),以及家中的親人。父親,母親,兄弟,姐妹,你們還好么?你們會在這中秋之夜記起我么?你們也會跟我一樣對著月亮許下一個愿望么?你們知道我在這個叫壽山的地方有多么孤獨么?

     月夜如晝,蟲唱鶉鳴,仰望那圓月,李白心中便起了寒意。月光照在窗欞上,一半篩過薄薄的窗紙,映照著靜靜的書臺,另一半則落在李白的身上,將詩人高大的身軀,雕刻成一幅清瘦的剪影。就著那清亮的月華,李白的靈感頓時觸發(fā),于是揮筆寫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白,低頭思故鄉(xiāng)。

就這樣,成就了一首流傳一千多年、萬口相傳、膾炙人口的《靜夜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3-27 17:42 | 只看該作者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淮南小壽山謹使東峰金衣雙鶴,銜飛云錦書於維揚孟公足下曰:“仆包大塊之氣,生洪荒之間,連翼軫之分野,控荊衡之遠勢。盤薄萬古,邈然星河,憑天霓以結(jié)峰,倚斗極而橫嶂。頗能攢吸霞雨,隱居靈仙,產(chǎn)隋侯之明珠,蓄卞氏之光寶,罄宇宙之美,殫造化之奇。方與昆侖抗行,閬風接境,何人間巫、廬、臺、霍之足陳耶?
  昨於山人李白處,見吾子移白,責仆以多奇,叱仆以特秀,而盛談三山五岳之美,謂仆小山無名無德而稱焉。觀乎斯言,何太謬之甚也?吾子豈不聞乎?無名為天地之始,有名為萬物之母。假令登封禋祀,曷足以大道譏耶?然皆損人費物,庖殺致祭,暴殄草木,鐫刻金石,使載圖典,亦未足為貴乎?且達人莊生,常有馀論,以為斥鷃不羨於鵬鳥,秋毫可并於太山。由斯而談,何小大之殊也?
  又怪於諸山藏國寶,隱國賢,使吾君榜道燒山,披訪不獲,非通談也。夫皇王登極,瑞物昭至,蒲萄翡翠以納貢,河圖洛書以應符。設天綱而掩賢,窮月竁以率職。天不秘寶,地不藏珍,風威百蠻,春養(yǎng)萬物。王道無外,何英賢珍玉而能伏匿於巖穴耶?所謂榜道燒山,此則王者之德未廣矣。昔太公大賢,傅說明德,棲渭川之水,藏虞虢之巖,卒能形諸兆聯(lián),感乎夢想。此則天道闇合,豈勞乎搜訪哉?果投竿詣麾,舍筑作相,佐周文,贊武丁,總而論之,山亦何罪?乃知巖穴為養(yǎng)賢之域,林泉非秘寶之區(qū),則仆之諸山,亦何負於國家矣?
  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來,爾其天為容,道為貌,不屈已,不干人,巢、由以來,一人而已。乃蚪蟠龜息,遁乎此山。仆嘗弄之以綠綺,臥之以碧云,漱之以瓊液。餌之以金砂,既而童顏益春,真氣愈茂,將欲倚劍天外,掛弓扶桑。浮四海,橫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俄而李公仰天長吁,謂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吾與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一身。安能餐君紫霞,蔭君青松,乘君鸞鶴,駕君虬龍,一朝飛騰,為方丈、蓬萊之人耳?此則未可也。乃相與卷其丹書,匣其瑤琴,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事君之道成,榮親之義畢,然後與陶朱、留侯,浮五湖,戲滄洲,不足為難矣。即仆林下之所隱容,豈不大哉?必能資其聰明,輔其正氣,借之以物色,發(fā)之以文章,雖煙花中貧,沒齒無恨。其有山精木魅,雄虺猛獸,以驅(qū)之四荒,磔裂原野,使影跡絕滅,不干戶庭。亦遣清風掃門,明月侍坐。此乃養(yǎng)賢之心,實亦勤矣。
  孟子孟子,無見深責耶!明年青春,求我於此巖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14-3-28 08:30 | 只看該作者
蜀道難

作者: 李白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躔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虺,砰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按】六朝《瑟調(diào)曲》舊題
  【蠶叢、魚鳧】古蜀國王
  【太白】太乙,秦嶺峰名
  【山摧】《華陽國志·蜀志》載秦惠文王下嫁五個女給蜀王,蜀派五力士迎娶。返回梓潼,遇一大蛇鉆入山洞,五力士共拉蛇尾,結(jié)果山被拉塌,力士與女皆壓死,山也分為五嶺。
  【六龍】神話中替太陽駕車的羲和日趕六龍載太陽神在天空從東到西行
  【高標】最高峰
  【青泥】嶺名,為唐入蜀要道。《元和郡縣志》“懸崖萬仞,山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在今陜西略陽縣。
  【捫參歷井】參、井,皆星宿名。參是蜀的分野,井是秦分野。(古認為地上某地區(qū)與天上某星宿相應,叫分野)
  【子規(guī)】杜鵑鳥。據(jù)《華陽國志·蜀志》,古有蜀王杜宇,號望帝,后禪位出奔,其時子鵑鳥鳴,蜀人因思念杜宇,故覺此鳥鳴悲切。
  【劍閣】四川劍閣縣北七里大、小劍山間的一座雄關(guān),即劍門關(guān)。西晉張載《劍閣銘》“一夫荷戟,萬夫趑趄。形勝之地,非親勿居”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金幣 +15 貢獻 +15 收起 理由
隨天隨地 + 15 + 15 很給力!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3-28 10:29 | 只看該作者
火蛇 發(fā)表于 2014-3-28 08:30
蜀道難

作者: 李白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少不入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QQ|合作伙伴|手機版|小黑屋|廣告報價|聯(lián)系我們|本站簡介|無圖瀏覽|隨州網(wǎng) ( 鄂ICP備11019817號-1 )

GMT+8, 2024-12-27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9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