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公和外婆的故事
文/劉新華
雪下了一晚。汽車和大地都被蒙在雪里,但迎春的燈籠依然迎風(fēng)飄揚,沒有被雪俘虜。
在那個雪異常大的2008年春節(jié),我冒雪回到了故鄉(xiāng)。晚上我在鞭炮聲中悄然睡去,半夜做了夢。夢見外公的臉和我貼得很近,他的臉很大,大得像我的被子,我想他一定是怕我凍著,細心罩著我。
外公因為哮喘已經(jīng)逝世。他早年是抗日英雄,常常帶著20響的匣子槍和鬼子周旋。后來外公老了,經(jīng)?人。我在外公家長大,記得外公的咳嗽聲像風(fēng)箱,好像總是拉不動風(fēng)箱里的風(fēng),像座山壓在他的胸膛,也好像壓在我疼痛的心上。
第二天,我們圍著火塘,母親給我講述了外公的故事:他早年是在老家環(huán)潭鎮(zhèn)上開豆腐店的,人稱黃豆腐,抗日戰(zhàn)爭期間參加秘密的抗日貧民團,任貧民團主席。有一次,貧民團的團員郭明理家娶兒媳,禮單上寫有黃主席的名字。這被隱藏的小日人(漢奸)發(fā)現(xiàn),跑去告訴了日本人。鬼子就帶著一個班扛著槍前來抓人,追問郭明理:“八路八路的!惫f:“拔蘿拔蘿的,有!比缓髱麄兊降乩锇翁}卜,日本人氣得給了他一槍托,狠狠地用槍逼著他帶路去找人。我家離郭家有一里地,快到時,郭就連聲大喊:“哪里有黃主席?”這話被剛出門倒垃圾的我外婆聽見。當(dāng)時,外公不在家。外婆趕緊帶著母親和母親的妹妹弟弟從后門跑出,一家人逃到一個魯姓大戶人家里。
第二天早上外婆想從竹林里劃船跑到河對岸的山里,剛從竹林露頭,就聽對岸山岡上一聲斷喝:“不許動!”接著傳來拉槍栓的聲音。原來上游的河面也被封鎖,日本人正在挨戶搜捕。好在我的大姑爺住在河下游,聽到風(fēng)聲后,就佯裝打魚的,劃船來到上游。大姑爺尋到外婆后,約好半夜在下游碰頭,送她們過河。過河的地點叫斷水巖,因為陡峭,日本人也沒設(shè)崗,一行人悄悄地過了河,順著石頭縫向上爬。外婆是小腳,困難可想而知,東西也掉到水里了,但總算逃出來了。母親至今回想起來還是心有余悸,那年她9歲。那個弟弟后來在大饑荒時餓死了。我父親的弟弟也在“文革”時代被逼自殺。我們家活下來的大多是女人,大凡中國的女人都是堅韌的吧。后來每次回家我都要到斷水巖去轉(zhuǎn)轉(zhuǎn),那里如今長滿了蘆葦花,很漂亮。
談起外公的病因,母親說:這里是隨棗走廊,是日本進攻重慶陪都的必經(jīng)之地。有一次外公的部隊在山上遇到日偽軍。他正在墳頭后面指揮戰(zhàn)斗,突然一顆子彈呼嘯而來,他只得猛低頭,帽子被打飛,但嗆了一口氣,從此落下哮喘的毛病。這個疾病從此伴隨他一生,非常痛苦。晚年他只能在街上擺個小攤販賣點水果什么的度日。那時,我上小學(xué),每天早上我?guī)退褨|西挑過去擺好,然后我去學(xué)校上早自習(xí),晚上再接外公回去。
外公的弟弟老二,原來是個理發(fā)學(xué)徒。有一次,新四軍的一個獨立旅來到這里,一個團長來店里理發(fā)。那時才17歲的二外公擺弄團長的匣子槍,團長說:“你喜歡就參軍吧!參了軍這槍就你背著!本瓦@樣老二跟著部隊走了,只給他母親捎回一句話“出遠門了”。那時,白天外公秘密籌集銀元,晚上二外公負責(zé)來取,送到山里的根據(jù)地。那時外公有整麻袋的銀子,從不知道貪污一塊。
……
聽著母親的講述,心里想起母親的思念,我對自己說,以后要常回家看看,多看看母親,多看看心中的外公。
【備注】本文作者“劉新華”為隨州老鄉(xiāng),此文曾于2015年01月16日 13:34:18 刊登于《新華每日電訊》15版
|
來自隨州網(wǎng)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