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說的是要懂得感恩。朋友交往,是一好換兩好的事,自己有困難,別人幫了自己,別人有困難,自己無動于衷,別人會不會對自己冷了心?
在這世上,并非每個人都懂得感恩,都會領別人的情。在生活里,你常會發(fā)現(xiàn),對一個人越好時,她反倒覺得受之坦然,非但不回報,還越來越放肆。其實,幫助你的人不見得需要你回報,但是你要懂得回報。
所以,交友要分人。感恩圖報的,就給與她更多。自私跋扈的,就跟她保持距離。有人抱怨"為何總遇不到幫忙的朋友?"的確,這個問題是該好好問問自己,是不是懂得換位思考?是不是懂得將心比心?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人都是有一方神秘的磁場,吸引著類似氣質(zhì)的同伴。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也側(cè)面印證著你是什么樣的人。每一個走進你生命的人,都不是偶然。緣分,并非是上天安排,而是一種個性上的吸引。
一件事,如果看開,多半快樂;如果計較,多半煩惱;如果放下,多半輕松;如果明白,多半成熟;如果知足,多半幸福。人生,有得有失,生活,有進有退。做好自己,搞好家庭,人生,多半會幸福。
恩人,給你幫助;敵人,幫你清醒;友人,與你攜手;親人,伴你左右;貴人,使你添福;能人,治你毛。恍∪,使你謹慎;愛人,給你力量;賢人,解你迷津;眾人,助你成功。有時間,多去看看平時無暇顧及的親朋好友,善待身邊每一個人;是他們成就了你的人生!
這個時代朋友很多。僅見過一兩面的泛交、只打過一個照面的成功人士,統(tǒng)統(tǒng)被納入了"朋友陣營",張口閉口"那是我朋友"。當友情成了炫耀身份的資本,就可以解釋為何很多人明明朋友那么多,卻遇事沒人幫,還是會孤單。功利化的交友,讓友情的含金量越來越低。朋友,還是越簡單的越珍貴。
花開一季,人活一世,樂天隨和隨緣一些,就會輕松自在一些。沖動來自浮躁、平靜來自修煉,外境好壞并不是苦樂的根源,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們的內(nèi)心。修煉是完善自己,借寬容別人淡化痛苦。想開了自然微笑、看透了肯定放下。放下了貪念、看淡了得失,才能知道幸福的味道。
別讓別人影響了你的情緒,不論別人給你熱臉還是冷臉,都沒關系。勢利的人,尊重的是背景、而非人本身。真正朋友之間,交的是內(nèi)心、而非臉色。不必過于在意人與人之間表面的情緒。摯交之人不需要"情緒"這東西,泛交之人用不著"情緒",你把情緒拋到一邊,它就傷不到你。
緣,是人與人之間的交集。心與心之間,就是一種交流;愛與愛之間,就是一種感情;情與情之間,就是一顆真心;人生就是這樣一種交往。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苦衷,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就不同,不要試圖去改變別人,理解萬歲,做好自己就好。
一輩子堅持去做,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有了希望!不是因為有了機會才爭取,而是因為爭取了才有機會!不是因為成長了才去承擔,而是因為承擔了才會成長!不是因為擁有了才會付出,而是因為付出了才會擁有!
當有一天靜靜自省自悟,感受著自己當下的幸福和快樂,就會發(fā)現(xiàn),對物質(zhì)的欲望是永無止盡的。如果貪著太多,容易不擇手段,誤入歧途,所以要學會適可而止。
生活是柴米油鹽的平淡;是行色匆匆早出晚歸的奔波;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遺憾;是行至水窮盡,坐看云起時的峰回路轉(zhuǎn);是靈魂經(jīng)歷傷痛后的微笑怒放;是挫折坎坷被晾曬后的堅強;是走遍千山萬水后,回眸一笑的灑脫。
時光,濃淡相宜;人心,遠近相安,心靈的美在于感恩,生命的美在于平和,生活的美在于平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