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夢中的綠洲 于 2016-1-16 15:27 編輯
年底了,各種聚會很多。當你不知道去一個聚會能收獲什么,趁早推掉它吧。
別一群人狂歡過后,深夜回到冷清的家,心沒滿足,胃也沒滿足。只有空虛。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講30歲悟到的一些事,其中有一條是:
6人以上為無效聚會,沒必要的應酬能省則省。
但凡進入社會有個一兩年,被幾篇文章“篡改”三觀這種事,基本是很難發(fā)生了。更多時候我們不過是在尋找認同感。
“6人以上為無效聚會”這句話一下子就讓我找到了認同感。
我一直不太喜歡參加各種聚會。
▌多參加聚會≠人脈廣
尤其只是“沒事聚一聚”“有時間聚一聚”的那種聚會。
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新認識的朋友……組織者很難拒絕參加者帶人來,所以你也很難知道都會有什么人參加,最后難保會見到些不認識的,甚至不喜歡的人。
當然有人說了,去參加各種聚會就是為了多認識些人。
以前時不時參加一些聚會,人是認識了不少,但也不過是點頭之交——即使一起吃過好幾次飯,唱過好幾次歌。
一旦脫離吃飯唱歌的環(huán)境,該不熟悉還是不熟悉。平時有事情需要幫忙,還是找關(guān)系好的朋友,哪里會好意思厚著臉皮麻煩這些“飯友”。
最終那些人也就成了通訊錄里一個個被遺忘的名字,甚至其他場合見面也只覺得眼熟卻怎么也想不起對方叫什么來。也只有等下次飯局再見了,才能笑笑說,有緣有緣以前聚會見過。
所以,聚會認識的人,大多也不過只是“認識”罷了。想借聚會增加自己的人脈基本是不切實際的。
有天一個朋友在群里潑冷水說:安靜做自己,人脈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想認識你。
話雖然功利了一些,但是不無道理。
有人參加數(shù)次行業(yè)交流大會,回來直呼受騙,說自己只是被拉去湊數(shù)的,宣傳里所謂的機會,都背地里給了那些行業(yè)里頂尖的公司。他得到的不過是些現(xiàn)場拍的照片,和跟一些行業(yè)大咖的合影。
所以,與其忙著參加各種飯局,交流會,趕著結(jié)交各路人,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沉下來,放在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上。
到那個時候,都不需要參加聚會,想聯(lián)系上你的人會很多,想結(jié)交的人也更容易搭上話,該來的人脈自然會來。
備注:轉(zhuǎn)載文章,與君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