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27日 02 版) “好人做好酒”,這是青啤人的世訓; “好啤酒不是靠檢驗出來的”,這是青啤人的口頭禪。一句普通的話,道出青啤百年輝煌史。 喝的是一種“文化” 各國啤酒市場幾乎被本國啤酒高度壟斷,要想打進主流市場并非易事。青島啤酒走出去60余年,如今在全球市場越來越展現出中國品牌的影響力。 英國利物浦市有一家主營青島啤酒的運動酒吧,裝修隨處可見“中國風”:墻體用算盤做景襯,龍的標志滿眼皆是,吧臺上方巨大的英文字母“TSINGTAO”奪人眼球。這里還經常舉行主題為“龍的傳人”的乒乓球趣味比賽,勝者不僅可以免費喝青島啤酒,還可將乒乓球桌搬回家,這讓很多年輕人覺得很有趣。 酒吧老板本說,過去只是和朋友一起喝過青島啤酒,覺得口味特別,自己喜歡,就想拿來試試。盡管與當地啤酒相比青島啤酒的售價高出40%,但選擇青島啤酒的英國朋友還真不少。因為喜歡青島啤酒,他對中國文化也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說,中國文化總是給他源源不斷的奇思妙想,很多客人也會在酒吧拍照后傳到社交網站。 近年來,英國啤酒市場呈下滑趨勢,而來自中國的青島啤酒依然保持10%的增長。這種不依托“價格戰(zhàn)”,而是依靠“產品特色、高品質及品牌影響力”換取的市場增長,為中國食品在海外樹立了可信賴的高品質形象。青島啤酒經銷商詹姆斯·懷特透露,英國約有20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啤酒品牌,其中進口啤酒42%的增長是由青島啤酒貢獻的。 不止英國,在韓國也誕生了一個青啤愛好者組成的社會團體“青島啤酒協(xié)會”;美國好萊塢大片《木乃伊3》《速度與激情6》等,在沒有商業(yè)植入的情況下,不約而同地選擇青島啤酒作為中國品牌的代表。 釀的是一種“品質” 從1906年德國慕尼黑博覽會上獲得金獎起,青啤獲得的各種獎項不斷。 80后女博士、青島啤酒釀酒師陳璐正在德國進修啤酒釀造:“到德國后,我深深體會到德國人對啤酒品質的嚴格要求,而青島啤酒能在德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也說明了德國消費者對我們品質的認可! 青島啤酒總釀酒師樊偉回憶說,剛入廠時,師傅叫徒弟把發(fā)酵池刷幾遍,那就要刷幾遍,沒人會偷懶!昂萌酸労镁啤钡馁|量文化在此代代傳承。再比如,青啤至今采取的都是超長低溫發(fā)酵法,以保持產品的清香與口味,決不為了提高產量而縮短發(fā)酵期。 “人品”與“酒品”的融合,形成了青啤的獨特工藝技術、獨特的百年純種青啤酵母和獨特的青島啤酒配方。“最長低溫發(fā)酵工藝”遵從釀造啤酒的自然法則,給“啤酒之魂”酵母充足的時間,讓它充分生長、自然繁衍。正是這種“慢”的堅持,讓每一瓶青島啤酒的背后,蘊含著外人無法想象的精雕細琢。 釀酒用的大米必須是脫殼3天之內的新鮮米;生產現場釀造水每隔兩小時就得品嘗一次;輸送酒的管道用啤酒“刷”干凈;甚至連刷瓶水、瓶蓋中墊片的“煮沸水”都要全過程用“嘴”把關;生產所用的壓縮空氣也要進行細菌檢測……早在上世紀60年代,由青啤編寫的《青島啤酒操作法》就被當作操作規(guī)范在全國啤酒行業(yè)中推廣。在青啤的生產線上,一瓶啤酒從原料變成成品,要經過1800多個質量控制點。 保持傳統(tǒng)釀造工藝的同時,青啤沒有固步自封!镀【骑L味物質圖譜技術》把一杯啤酒“數字化”,用數字指導生產,使得青啤培養(yǎng)釀酒師的時間大大縮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針對啤酒生產效率瓶頸,青啤自主創(chuàng)新開發(fā)應用了新的高效低耗釀造工藝,成為青島啤酒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內容之一。 鮮的是一種“驚喜” “互聯網+”的啤酒怎么釀? 2014年,“只有釀酒師才能喝到”的青島原漿啤酒,在啤酒生產工業(yè)化100多年后,通過信息化與傳統(tǒng)技術的融合,走上了尋常百姓的餐桌。 青島原漿是未經過濾處理直接從發(fā)酵罐中分裝的生啤酒原液,把啤酒發(fā)酵中生成的營養(yǎng)物質和風味完全保留了下來,口味更新鮮、口感更醇厚、香氣更濃郁。但是它只有5天的保質期,還必須低溫保存。互聯網時代,青啤和電商聯手讓這種原漿啤酒復活,消費者網上下單,24小時內就能喝到剛剛下線的原漿啤酒。 青島啤酒不滿足于僅僅把線下的啤酒搬到網上,而是把互聯網當成創(chuàng)新工場,生產真正的“互聯網啤酒”,即符合互聯網規(guī)律的訂制產品,讓消費者感到“驚喜”的產品。 為此,在青啤內部,采取了傳統(tǒng)“紅軍”加小微“藍軍”,左右手“互搏”進攻的嘗試。青島啤酒在公司內部創(chuàng)造了一個“競爭者”,即建立一支與“紅軍”相競爭的“藍軍”。2014年七夕,啤酒行業(yè)首款水蜜桃風味果味啤酒——“炫奇”粉嫩登場,深受女性消費者的熱捧,就是“藍軍”在小眾產品上實現的精彩突圍。 “紅軍”擁有多年積累形成的傳統(tǒng)優(yōu)勢:主流的產品、正式的渠道、終端和客戶,而小微“藍軍”,則是具有“敏銳感、靈活度和專業(yè)性”的小型精英部隊,專門研發(fā)新的產品品類、尋找新的市場空間、探索新的商業(yè)模式,從小處入手,從大膽的突發(fā)奇想開始發(fā)力!按蠖焙 “小而美”的兩支隊伍互補發(fā)展,更好地在組織內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使企業(yè)在自我顛覆中生生不息。 |